医大要闻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医大要闻

【人才强校在行动】第一附属医院:以人为本 推动“双一流”学科加速发展

时间:2025-07-30浏览:455设置

【编者按】日前,学校召开2025年人才工作会议,解读了最近出台的青年后备人才遴选工作实施办法以及“引才大使”聘任管理办法,并明确提出把人才强校作为“双一流”创建的关键战略。

我们特开设“人才强校在行动”专栏,报道学校二级单位在聚才引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、创新做法、典型案例,展示学校青年后备人才的科研学术风采,以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,全面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激情,营造良好氛围,为加快创建厚德、有为、创新、开放、幸福的“双一流”大学贡献力量。

从国家级人才储备、重要科研产出寥寥无几,到人才引育量质齐升、“临床医学学科”跻身ESI全球前1‰,实现安徽省属高校在该榜单“零”的突破,第一临床医学院(第一附属医院)作为省内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,在学校党委、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,勇担临床学科发展重任,始终将人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,坚持以人为本、坚持创新引领、坚持开放合作,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前瞻选育未来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,创新培育学科学术梯队,助推一流学科建设加速发展。

近三年,该院以人才团队引进为切入点,开启医院及学科人才引进及培养的新篇章。学科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,青年科学基金(A类)人才5人,国家青年人才3人,海外人才1人,国家杰出医师2人次,国家优秀青年医师1人次,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次,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64人次,一级主任医师近40人,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次,省特支计划(江淮英才)9人,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15人,江淮名医76人,担任中华医学会、中国医师协会等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100多人。

以人才引进为抓手,打造人才发展高地

为进一步适配医院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,该院人才工作坚持高层次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,持续引进“高精尖缺”等国字号人才。

积极创新引进形式。从“单个引才”向“团队引进”转变,引进包括董忠军教授团队、孙倍成教授团队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人才团队,团队成员到岗后迅速形成合力,产出成果。大力拓展引才途径。鼓励以才引才、柔性引才,形成“人才吸引人才、人才成就人才”的良性生态,精准高效招揽优质人才。引进国家级人才5人,省级D类以上人才21人。最近,该院将成立院士工作站,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20余人,以推动人才引进从“量的积累”向“质的适配”跃升。

结合学科发展需要,精准靶向引才。自2020年以来,该院共引进博士、副高及以上高层次人才430名,极大改善了学科结构。2025年,医院共计签约博士等高层次人才97人,其中包括消化内科徐桂芳教授等学科带头人4人,在CNS(《细胞》《自然》《科学》)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的优秀博士后出站人员2人,将为医院青年人才“蓄水池”注入强劲动能。

以人才培养为核心,构建人才发展良性循环

该院以各项人才政策助力人才成长,做好国家级、省级等人才项目政策宣传,组织人才项目培训和研修,积极帮助人才申报各类项目。近五年,医院省级以上人才新增200余人次,自主培育国家级高层级人才、高层级青年人才4人,国字号医学人才3人,总体人才实力居安徽省前列。

量身定制“人才政策包”激励人才,对国家战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“一事一议”,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。开展首届首席专家遴选工作,选拔13名医院首席专家,进一步发挥其高层次人才头雁效应、辐射引领作用,推动人才团队接续进步。擦亮“临床医学博士后”这一人才品牌,广纳英才,医院博士后工作站自2019年设站以来不断完善博士后制度,并于2022年升级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,累计招收博士后145名,博士后已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82项。

以人才评价为标尺,健全多维度评价体系

医院健全现有人才评价体系,实施成果代表作制度,初步建立涵盖医教研等多维度的以临床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。

一是引入临床工作量评价指标,强化治病救人重要性;二是多措并举,强化临床病案在评审中的重要性;三是以考促学,以考验效,强化临床实践能力考核;四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,落实职称晋升绿色通道政策,近年来已有46人通过绿色通道评审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。同时,医院积极实施人才分型评价,通过博士后考核、高级职称人员动态考核等办法,真正实现分类评价,建立了完整的准入退出、奖优罚劣机制。

以人才创新为导向,科研实力和平台建设再上台阶

截至2024年底,医院科研成果斐然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达465项,66项获批,申报和立项数皆实现历史性突破;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,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74项,获得省(部)级以上奖项10项,较2023年增长43%;获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6622.91万元,纵向科研项目经费6447.8万元,均创历史新高;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10分以上或中科院一区论文285篇,其中在《自然(Nature)》《细胞(Cell)》《美国医学会杂志(JAMA)》等医学综合领域顶级期刊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,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与突破。

此外,该院以创新人才为引领,获批教育部基础研究中心等3个部级科研平台项目,并新增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,为筑巢引凤夯实了坚实基础。

医院还以人才服务为重点,出台涵盖配偶工作、子女入学等方面内容的多项人才引进配套措施办法,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。

通过持续的人才引育、培养及结构优化,临床医学学科已成功构建起一支梯队日趋合理、实力更加强劲的人才队伍。医院将坚持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心态,大力引进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年轻科学家,积极探索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径。同时,将聚焦医学难点热点问题,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,组建“医学+X”优势学科群,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协同发展模式,构建“学术领军-青年骨干-后备人才”梯队培养机制,为临床医学学科的争先进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不竭动力,为学校创建“双一流”大学贡献力量。(第一附属医院)

返回原图
/

XML 地图